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
办好群众“关键小事”|疏堵清障推动老旧小区改造
育儿补贴申领已全面开放、今年底所有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有儿科……权威发布!

玉林市陆川县滩面司法所: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助力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

发布时间:2025-09-25  来源:中国法治新闻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法治讯(黄渝)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石,基层法治建设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。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一线阵地和主力军,司法所承担着繁重而光荣的使命。为切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,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,玉林市陆川县滩面司法所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,扎实做好各项工作。

到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。

  深化法律宣传,营造全民守法浓厚氛围

  普法宣传是法治建设的先导性、基础性工程。滩面司法所必须创新形式、精准发力,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。

  一是突出宣传重点。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,针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,如宪法、民法典、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、安全生产法、土地管理法等,开展常态化宣传。结合重要时间节点(如国家宪法日、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)组织专项普法活动,提升宣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。

  二是丰富宣传载体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。线下通过设立法治宣传栏、举办法律知识讲座、开展“法律进社区、进乡村、进学校、进企业”活动、组织法治文艺汇演等形式,贴近群众生活。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、村(社区)法律服务工作群、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,推送普法案例、解读法律条文,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
  三是建强宣传队伍。整合辖区内的法律顾问、普法志愿者、人民调解员、“法律明白人”等力量,组建一支扎根基层、熟悉乡情的普法队伍。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,提升其法律素养和宣讲能力,使其成为群众身边的“法治宣传员”。 通过持续深入的法治宣传教育、“开学第一课”等引导广大学生和其他群体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,逐步形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风尚。

图一:到滩面中心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

  规范社区矫正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

  社区矫正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举措,对于教育改造罪犯、预防减少犯罪具有重要意义。滩面司法所严格依法履职,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运行。

  一是严格监督管理。依法认真做好调查评估、交付接收、监督管理、考核奖惩等各个环节的工作。充分运用信息化、科技化手段进行定位核查和动态跟踪,确保不脱管、不漏管。根据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、个人特点、风险评估结果等,实施分类管理和个别化矫正方案。

  二是强化教育帮扶。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。组织开展思想道德、法治观念、时事政策等方面的教育,帮助矫正对象认清罪行、悔过自新。注重心理疏导,缓解其不良情绪,培养健康心态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,为生活困难或有就业需求的矫正对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、就业指导、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帮助,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。

  三是健全协作机制。加强与其他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协作,确保衔接顺畅,信息共享及时。密切与村(社区)、用人单位、矫正对象家属的联系,形成监管合力,共同做好矫正工作。通过精准有效的矫正措施,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,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。

  细化安置帮教,预防减少重新犯罪

  安置帮教工作是监狱改造的延续,对于巩固改造成果、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开始生活、降低重新犯罪率具有关键作用。滩面司法所要秉持“帮教社会化、就业市场化”的理念,扎实做好此项工作。

  一是做好衔接准备。在人员释放前,主动与监狱沟通联系,了解其服刑表现、思想动态、技能特长及家庭情况,提前制定帮教计划。落实必接必送制度,确保人员顺利回归社区,避免脱管失控。

  二是落实帮扶措施。人员回归后,及时进行首次谈话,了解其需求和困难。协助落实户口登记、社会保险等基本生活保障。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等协调,为其提供就业信息、职业培训、创业扶持,帮助解决就业难题。

  三是加强教育引导。建立定期走访联系制度,关注其思想变化和生活状况,进行必要的法治教育和心理辅导,引导其树立生活信心,遵纪守法。动员家庭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帮教,给予人文关怀和精神鼓励,营造有利于其改过自新、回归社会的良好环境。

  推进社区康复,助力特殊人群融入社会

  一是紧密衔接照管。对于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等措施返回社区的人员,滩面司法所要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和县禁毒有关部门,做好接收和建档工作,纳入社区康复管理体系。

  二是提供专业支持。链接卫生健康部门、心理咨询机构、社工组织等专业力量,为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必要的生理康复指导、心理矫治和行为干预,帮助他们摆脱毒瘾依赖,恢复身心健康。

  三是促进社会融入。类似安置帮教工作,积极为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就业援助、社会救助等服务,修复家庭和社会关系,减轻社会歧视,营造包容环境,降低复吸风险,帮助他们真正回归正常生活轨道,成为守法公民。

  做好法治建设工作,任务艰巨,责任重大。滩面司法所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,勇于担当,积极作为,在法律宣传、社区矫正、安置帮教、社区康复等各个方面持续用力,久久为功,为筑牢基层法治屏障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贡献坚实力量。

中国法治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(华声国际大厦)1层 1 2 1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