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讯(冯艳)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,锻造新时代教师队伍,4月7日-11日,通江县第六小学成功举办“数字赋能展风采 深耕研讨励师能”教学竞赛。活动聚焦新时代教师“人工智能素养”“课堂教学创新”“规范教学能力”三大核心,通过“AI课堂竞技”“传统教学传承”“教学基本功比武”三维度,探索数字教育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创新。

在教师AI技能竞赛单元,22位教师(语文9人/数学7人/英语6人)呈现数字化教学新样态:语文课堂运用AI生成动态诗词动画;数学课堂依托智能平台生成动态数形转化演示,激活学生空间观念与运算思维;英语课堂通过智能语音测评系统即时矫正发音。参赛教师均需完成“AI教案设计-智能课件制作-学情数据分析”全流程,展现数字化教学新样态。
传统教学传承环节特别设置中老年教师研讨课,4位45岁以上资深教师自选课题登台授课。他们深厚的教材解读功力、灵活的课堂应变策略,精妙的板书设计、准确的学情把握等传统教学智慧,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传统智慧的活教材。
教学规范竞赛单元设置“朗诵”与“板书设计”双赛道。教师通过朗诵材料自选打磨语音表现力,在板书设计中融合粉笔字书写与教学简笔画创作。活动强化教师“三字一话”基本功,为构建规范课堂夯实基础,让教学回归育人本真。
在总结讲话中,学校分管副校长王欢对本次教学竞赛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。她指出,此次竞赛充分展现了教师们将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,生动体现了数字化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,达到了以赛促教、智慧育人的预期目标。同时,她也客观指出了在AI技术应用深度、人机互动效果等方面存在的提升空间。她强调,要以此次竞赛为新起点,进一步推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持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,构建智慧教学新生态。
校长高怀阳表示:“此次竞赛实现了‘技术赋能’与‘传统传承’的共生共融。教师既要勇做教育科技的‘弄潮者’,更要善当教学本质的‘守艺人’。学校将持续搭建‘双轨成长’平台,让科技为教育赋能,让教育因传承而永续。”
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:亓淦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