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语丨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
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(2024-2035年)》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,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。今天,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,与大家一同学习领会。
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,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

实现高质量发展,也离不开农业发展。只有农业强了,农产品供给有保障,物价稳定、人心安定,经济大局才能稳住。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,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。几亿农民整体迈入现代化,会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畅通工农城乡循环,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、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的重要方面。扩内需、稳增长、促发展,农业强国建设是重要的发力点和突破口。
——2022年12月23日,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
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,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要严守耕地红线,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。
——2023年3月5日,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
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决策部署,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民增收入、农村增活力,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、得到实惠。
——2024年9月,习近平在第七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到来之际,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“三农”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关键在党

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,这个传统不能丢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“三农”工作的领导,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到农村走一走、多到农民家里看一看,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,化解农村社会矛盾,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,做广大农民贴心人。
——2016年4月25日,习近平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关键在党。必须坚持党领导“三农”工作原则不动摇,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。
——2022年12月23日,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
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夯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,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,真抓实干、久久为功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,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、农村地区更加繁荣、农民生活更加红火,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。
——2024年12月,习近平对做好“三农”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
发展现代农业,建设农业强国,必须依靠科技进步,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

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。要立足我国国情,遵循农业科技规律,加快创新步伐,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,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,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。
——2017年5月26日,习近平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
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统筹推进科技农业、绿色农业、质量农业、品牌农业,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,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,发展农业循环经济。创新农业经营方式,发展规模化经营、社会化服务。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,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。
——2023年9月,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的讲话
农村天地广阔,农业大有可为。发展现代农业,建设农业强国,必须依靠科技进步,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。
——2024年11月,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的讲话
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:亓淦玉 |